Search


最近有不少跑友問我,台北馬跑差了,渣打馬該怎麼準備。首先,我都會問說【我不是來報仇的】這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最近有不少跑友問我,台北馬跑差了,渣打馬該怎麼準備。首先,我都會問說【我不是來報仇的】這篇有沒有看過?

1. 沒:那先去看。
2. 有:那你為什麼會幹這種傻 (a.k.a. 蠢) 事?

...(空氣中的氣氛有點尷尬)

不過你運氣好,這種蠢事我也幹過,就一次。

長話短說:距離五週內的比賽,除非前一場沒認真跑或者只是沒跑好,後一場要跑更好成績,機率比較低。

你需要兩週恢復、最多三週訓練,屆時什麼狀態,去比就是了。

---

有人加問那之後還要跑萬金石...

現在到萬金石還有 12 週,上一個中等長度的計畫差不多。渣打當作 check point, 如果都拼,高機率會什麼都沒有。

因為你跑完忙著恢復、恢復完剛好接賽前減量。請問你的基礎期、進展期、巔峰期在哪裡。

沒有嗎?

那就不要期待有什麼大突破,可以理解吧?

---

台灣跑者辛苦之處,在於比賽遇到理想氣候機會不多。悶了一整個夏天,能出成績的比賽往往集中在 冬春之際的 12-3 月,誰都想放手拼一場。

但你也不能每一場都報、至少,不能每一場都想跑 PB.

It just doesn't work that way.

我的建議是,如果期待有進步,最好得有間隔 8~10 週的訓練週期。如果已經不小心報太多,要列出 A, B, C 級賽事:

A 目標賽事:目標是 PB, 全力以赴
B 次級賽事:作為 check point, 認真跑但不出全力
C 湊熱鬧賽事:最多當訓練強度跑, 放掉也完全沒差

---

先前常說「練到哪,就跑到哪」

現在再加一句:

「沒練到,就不要勉強跑」

不然沒跑好是小事,輕則傷害自尊心、重則傷害身體。

兩三場比賽下去,你今年賽季又~結~束~啦~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台灣出生、台灣長大、在美國工作的市民跑者。正職是工程師,沒受過一天田徑訓練,長大才發現自己喜歡跑步。個人最佳:全馬2小時38分、半馬1小時15分。
View all posts